第五章 企业的兴衰(3)
专题:
变化无常的经济气候
企业环绕在一个有机体里—一个经济气候里。企业必须靠着外在的环境生存,正如植物及人类必须倚赖大自然生存一样,他们需要资金做血脉,以供给营运所需的流动资金;企业需要顾客来购买他们的产品,也需要供应商来供给他们生产所需的原料;他们也仰赖一个有为的政府,使他们生存下去,如果政府赋税太重,或是规定太多、绑手绑脚,对于企业将是非常大的障碍。
投资人所说的“经济气候”(Economic Climate},和所谓的热天气、冷天气,或春夏秋冬等一点关系都没有,所谓的经济气候,是指影响企业的外在力量,或者说那些使他们赚钱或赔钱,以及悠关其是否能在未来成长茁壮或是枯萎的因素。
在农业时代,当80%的人口还在农田里工作时,我们说的经济气候和天气就有很高的相关性,如果有干旱或是水灾,谷物不是枯死,就是被洪水淹没,农民自然很难赚到钱。当农民没有钱,一般商店自然门可罗雀,甚至连这些商店的供应商也没有生意可做;但当天气转好,农夫口袋里的钱比较
丰厚,商店生意才会兴隆,并且才有钱能够继续上货,供应商的口袋才会变得比较饱满。良性循环才会不断地继续下去。
难怪当时街头或午餐时间最流行的话题就是天气,而不是股票市场行情。因为天气之于人的影响力是如此大,天气预测之类的书籍,像(农夫年鉴)是当时一年四季卖得最好的畅销书。今天,你看不到任何有关天气的书籍会在畅销书单上;但是有关华尔街动态的书籍则是连连上榜。
今天,和农业相关的就业人口小到全国人口的1%,天气的影响力已经大幅降低。在工商社会,大家对天气的关心度冷淡许多。人们反而对来自华盛顿或是纽约的利率及消费者支出报告,感到兴致盎然,这些都是人为因素影响着经济气候。
在经济气候里,有三种主要的变化,一是低温的天气,一是高温的天气,接一下来是温和的天气。高温的气候使投资人相当紧张,而过冷的气候则使投资人垂头丧气,他们最期待的是不冷不热、温和的气候,这种气候是最好的,但也是最难以掌握的,大多数时间气候的变化非常极端,不是从冰点变成沸点,就是从沸点转为冰点。
我们先拿高温的气候来看。当景气升温,人们蜂拥至商店购买新车、新沙发、新录影机以及所有新奇的东西,陈列在架上的展示品很快就销售一空,商店必须雇用更多的职员来处理大量增加的业务,工厂也是日夜赶工以求增产。当经济达到高峰,商店为了不致落入货品短缺的窘境,不断囤积货品,不论仓库或工厂产品堆积如山。
当景气过热时,条件一般的人找工作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报纸上求才广告多如过江之鲫,对于中学或是大学毕业的社会新鲜人而言,在景气热头上找工作是再容易不过的了。
各行各业在这个阶段几乎都能赚到大钱,失业率走低,人们的收入变得丰厚,对于工作的信心及安全感也最高,这也就是为何入们的花费在这时达到高峰,因为他们缺乏危机意识。但在金融市场,过热的经济景气并不是一件好事,而对华尔街的投资专家来说,更是最恶劣不过的信息了。如果你曾注意经济新闻,你大概常常看到这样的标题:“强劲的经济升温使股价大跌一百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景气过热会导致通货压力—也就是物价一七汤。当人们对物品及劳务的需求增强时,通常会导致原物料劳工的短缺,并且导致各类物价上涨。汽车制造商必须付出更多的钱来购买钢铁及铝原料,下一步他们便会调高汽一车售价,当员工发觉物价上汤时,他们便要求工会加薪。
物价上汤时常有很快的感染效应,不管是商家或是工人,大家都会赶着轮流加价。公司必须付出更多的钱给电力公司、原料供应商以及员工;而工人虽然拿到更多的钱,但是他们也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买到物品、应付房东调高的房租。很快地,通货膨胀就失去控制,每年以5%、10%,甚至20%的速度成长。自1979年至1981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两位数字。
当新的工厂及商店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时,许多企业必须倚赖借贷来支付企业的扩广计划,同时,许多消费者大幅扩充信用额度买入他们想要的东西,最后的结果就是银行贷款的需求大幅增加。当人们在银行门口排队要求银行提供贷款时,银行及信贷公司所能做的,就是遵循汽车商的因应法则加价,来符合大众的需求,结果,银行贷款的利息便会水涨船高。
很快地,你会发现利息增加的速度和物价增涨的速度亦步亦趋,此时,价格唯一往下调整的就是股价及债券价格。投资人撤出股市的理由不外是担忧公司的盈余成长无法赶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在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股市及债市都是双双下滑的。
好景不常,过热的景气通常不会永远保持热度。受到利率高升的影响,景气一定会冷却下来。由于房屋贷款、汽车贷款以及物价高胀,人们的负荷能力可能达到极限,他们宁愿延后购买新屋的时机,或是继续忍受他们的旧车,把购买的计划稍微延后。
如此一来,汽车经销商的生意将一落千丈,底特律的大车商们连最新型的车种都没有办法推销出去,因此车商争相提高汽车退佣金,售价也会往下一调再调。最后汽车商大量裁员,失业名单越来越长,而那些失业的人由于收入减少,消费支出变得更为节制。原本计划去迪斯尼乐园度假的人改在家里看迪斯尼录影带,这对奥兰多(Orlando)的汽车旅馆可说是一记致命伤。想在秋季打折时买衣服的人也把这笔预算省下来,将就着穿去年的旧衣服,商店昔日的大客户开始流失,卖不出去的商品在仓库里越堆越高。
为了使生意回升,商家无不想尽办法展开价格战,来吸引顾客眷顾的眼光。然而,失业人口仍在增加,商店生意仍然清淡,更多的家庭把支出预算缩得更紧,景气可以在短短几个月中由过热转为萧条,事实上,如果经济变得更为冷却,景气萧条的阴影也就不远了。
回顾二次大战以后的多次萧条经验可以发现,景气萧条在美国通常会维持长达十一个月,并造成162万失业人口。
当经济萧条来临时,企业的生意只能更坏,不会更好。那些生产低价民生或食用品的厂家,例如饮料、汉堡、药品制造商,比较容易度过难关;而制造大型耐久品如汽车、电冰箱,或是房屋者,生意便一落千丈,如果银行里没有足够的现金流量,该公司便有倒闭的危机。
很多投资者从历史经验中学会如何度过景气衰退的良方,就是大量持有抗景气衰退的个股,如麦当劳、可口可乐、娇生以及其他消费成长股,他们懂得避开像通用汽车、雷诺金属(Reynolds Metals)及美国房屋公司(U﹒S﹒Home Corp)等这些所谓的景气循环股。通常这些景气循环股的表现在景气欠佳时会落后大盘。其特征为他们制造非常昂贵的商品或是制造昂贵商品的配件,当经济不景气时,人们首先停止购买的就是这些昂贵的物品,其生意便跟着景气滑落。
第三章 投资概论(12)
白手致富之道(5)
第五章 企业的兴衰(4)
第三章 投资概论(13)
白手致富之道(6)
第五章 企业的兴衰(5)
第四章 选股实务
白手致富之道(7)
第五章 企业的兴衰(6)
第四章 选股实务(2)
白手致富之道(8)
第五章 企业的兴衰(7)
第四章 选股实务(3)
附录一 选股工具箱
第五章 企业的兴衰(8)
第四章 选股实务(4)
附录二 数字会说话
附录二 数字会说话 如果一幅图画可以代表千言万语,则在企业界,一份财务报表就足已了解该企业。无论这家公司的总裁如何在年报上粉饰太平,年报上的数据可以清楚告诉你这·家公司的实际状况。如果你倾向自己选股操作,最好还是去修一堂会计课。 从财务图表解读公司 为了协助你了解这些数字的真正意义,在此举一个标准的财务报表格式为例,文中的公司叫做康柏斯必克(Comp speak),以制造电脑影像(imagery)为主业,文中虚拟的公司创办人叫做柏克莱(Barclay)。 柏克莱是来自美国硅谷的研究科学家,他利用闲暇时间发展了一套系统,叫做界面(Interface)这个新玩意的好处在于,它可以让使甩者下指令,例如开启、关闭、转换视窗、存档至磁片等。柏克莱把自己的车库改装成实验室,并且自己组装这套新系统。协把自己的房子拿去做二次抵押,用贷款来的钱当作创业基金。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显示出一家公司的所有资产以及所有负债,这个表就像显示自己个性的优缺点一样。资产负债表的特色在于,资产及负债是等量齐观的。 资产负债表见真章 靠着柏克莱抵押所得10万美元,康柏公司就这么开张了。这笔钱完全投入新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上,公司开始的第一天,资产的部分有现金5万元,另一部分为厂房及固定资产5万元,柏克莱把一半的钱投注在生产这个新界面的生产设备上。但是,他还没有工厂,因为他的工厂就是他的车库。 接下来要谈谈折旧摊平的间题。折旧的意义在于,你所使用的工厂、办公室、机器、电脑、桌子、椅子等随着长时间的使用,会渐渐失去它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随着使用年限摊平其费用。美国税务机构IRS(Internal Revenue Service)允许企业可以把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平均摊平。 当然,有几个原则要把握住。首先,上地不能摊折旧,但是,IRS对于所有物品,甚至是录音带等小杂物,都有一套折旧摊平的方法。建筑物可以完全在使用期间20至25年内摊平,但是机器设备、打字机、电脑等,折旧的时间就缩短许多顶多是3至15年,因为这些物品耗损的速度较快,但是摊平的年限仍完全就物论物处理。 康柏公司资产负债表 资产 (单位/元) 流动资产 创业日 第一年年底 第二年年底 第五年年底 现金 应收账款 存货 50,000 25,000 19,000 30,000 40,000 49,500 80,000 180,000 254,000 310,000 流动资产总额 50,000 74,500 169,000 744,500 固定资产 扣除累积折旧 50,000 50,000 10,000 120,000 34,000 500,000 250,000 净固定资产 50,000 40,000 86,000 250,000 总资产 100,000 114,500 255,500 994,000
第六章 白手致富之道
第四章 选股实务(5)
在1987年9月,投资人还不知道公司未来12季将有盈余连续增长时,你很高兴每股盈余一直增长,但你并不急着加码买进更多股数,因为耐克的股价已经从每股7元,涨到12元了。因此,你坐享其成地等着手中股价的增道,幸运的是,这时碰巧遇上1987年10月的美国股市大崩盘。这时绝大部分新闻所报导的都是负面消息,而夜线新闻实况报导更是预测全球股市将会同时崩盘,许多投资人被这些新闻误导,纷纷恐慌性地杀出手中包括耐克在内的所有持股。在这场大混乱中你不为所动,因为你知道耐克公司的营运将越来越好,而崩盘反而送你一个礼物;那就是你有机会在此时用很便宜的价格加码买进耐克股票。 耐克十二倍获利绩效增长表 会计年度 日期 结果 股价 1987会计年度第一季
数字会说话(2)
康柏公司损益表 营运绩效一览表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销售收益 利率收益 200,000 2,500 400,000 1,000 1,900,000 10,000 净收入 202,000 401,000 1,910,000 销货成本 制造人工费用 产销费用 研发费用 折旧 利息费用 110,000 55,000 20,000 10,000 0 204,000 111,000 40,000 24,000 6,000 1,000,000 448,000 210,000 102,000 0 总成本 195,000 385,000 1,760,000 税前净利润 税 7,500 3,000 385,000 6,000 1,760,000 60,000 净收入 4,500 10,000 90,000 流通股数 每股盈余 10,000 0.45 10,000 1.00 15,000 6.00 柏克莱当然不感意卖出其公司的股权,但是他也是不得已的,因为他需要更多的资金投注,以便扩张其公司规模以及增购设备、存货,并且担负应收账款,支付薪资。柏克莱的成功同时也带来现金紧缩,而增资是最方便,最快速的方法。 靠着三分之一的大幅绷资,康柏公司终于撑过最困难的阶段。他的想法是,与其100%拥有一家营运拮据的公司的股权、不如只拥有一家体质健康公司67%的股权,他等于用公司三分之一的经营权来交换公司永续经营的条件。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入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营业活动之现金流量 纯益 4,500 10,000 90,000 折旧 10,000 24,000 10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500 34,000 192,000 应收账款调整 10,000 10,000 50,000 投资活动之现金流量 出售持股 短期借贷收支 长期借贷收支 100,000 - -
点击阅读更多学以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