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书籍 >轻轻松松炒股票>正文内容 加法与减法(1)

加法与减法(1)

专题:

 

加法与减法,这小学算术里最简单的两种计算方法,相信就是把它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来,人们也不会做错。比如,利益当前之时,做加法;反之,则做减法。不过,现实社会总是复杂多变的,通常情况下的加减法,在某些场所如果能够反过来做,在该做加法时做减法,在该做减法时做加法,那效果或许会更好一些。

有这样一则故事,让我铭记在心。一位顾客到上海一百商店购买摄像机用的锂电池,他听说东瀛某个牌子的锂电池能连续使用12小时,于是就寻寻觅觅认定非要买到不可,尽管其价不菲,一节售价要高达1300元,但顾客还是掏出钱包来立马要银货两讫。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负责接待这位顾客的营业员在得知顾客所购之摄像机仅用于日常的家庭录像时,反倒劝顾客考虑考虑,并提出了更经济实用的“黄金搭档”:建议改购另一种价格仅为700元的电池,再加上摄像机原配的电池,连续的拍摄时间可长达6小时,足够应付全天所需了。顾客接受了营业员的建议,最后买了这种700元价格的电池,1300-700=600,顾客因此而节省了600元的支出。

这位营业员的“减法”,是让许多商家难以接受的。商家总是希望顾客买的东西越多越好,都希望顾客做“加法”,如果人人都像这位营业员一样做“减法”,那商家岂不要“减收”多多?不过,这位营业员的“减法”却得到了该商店领导的大加赞赏,因为该领导算了另一笔账:倘若满意而去的顾客日后购物就认准了一百商店,或者再“现身说法”引来更多的顾客,那“减法”无疑就成了“加法”;若全商厦的营业员都能来做做这种“减法”,顾客近悦远来,那岂不更能做出“乘法”来了?

我对这位营业员充满了敬佩之情,而对于能把“减法”视为“加法”甚至是“乘法”的商店领导,更是由衷地佩服。其实,仔细想来,这股市中的道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进入股市里的投资者都是为了赚钱来的,他们都希望通过多次交易,通过对多只股票的炒作来达到多赚钱的目的,因此,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往往习惯于做“加法”。在通常情况下,一年原本可以做12次交易时,他们恨不得做出24次交易来;至于把12次交易“减少”到8次或者6次,那更是万万不能的。然而,投资股市,需要的是智慧与独具匠心。在股市里“勤劳”未必就能“致富”,“多劳”未必就能“多得”,股市并不是一个“天道酬勤”的地方。相反,你如果能学会适当地“偷懒”,也许你可以更好地赚钱。事实也是如此,做24次交易的人未必比做12次交易的人赚钱多,甚至在做完第8次交易的时候,你所赚到的利润就是一年中赚钱最多的时候。因此,作为投资者来说,在股市里一定要认真对待“加法”与“减法”的关系,改变固有的“加法思维”,适当地做一些“减法运算”。

我认识一位做“减法”赚钱的投资者。这位投资者是2001年初入市,与大多数的投资者一样,刚入市的时候,她在股评家及其他投资者的指导下,在股市里跑进跑出,忙于做“加法”,争取多赚钱,可结果呢?一年下来,这位投资者共炒过20余只股票,年初投入的5万元本金最终亏去了近万元。到了2002年,这位投资者总结失败教训,不再盲目地做“加法”了,而是精选个股做“减法”,最后,在众多看好的个股中,只挑选了哈药集团与广电电子两只股票,期间除了对两只股票各做过一次高抛低吸的交易外,剩下的就是持股不动,结果一年下来,这位投资者在这两只股票上的获利达到37000元,成为数不多的赚钱者之一。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做“加法”亏损、做“减法”赢利的局面,归根到底,这是由股市牛短熊长的规律决定的。特别是从2001年下半年以来,股市始终处于熊市状态,股市里股票上涨的时间总是有限,而能够持续走牛的个股更是有限,因此,做“加法”的结果只能是亏多赚少,而如果能学会做空,或者精选个股,变“加法”为“减法”,那投资者自然就可以保持胜利的果实了,纵然就是亏损,也会比做“加法”要少许多。由此看来,股市里这“加法”与“减法”的奥妙,还需要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来慢慢地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