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书籍 >牛市一万点>正文内容 人人都是股神?(2)

人人都是股神?(2)

专题:

 

弱者的反击

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分,这在我国也不例外,但由于有一个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的弱势群体总数恐怕也应该是世界第一。而即使是在最讲究公平公正的国家,在公民权利、社会保障、资源分配等方面向强势群体倾斜,都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单从贫富差距这一项来考察,我们国家的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不平等也是谁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如今,和谐社会已经是我们国家现阶段的最大目标。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我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最主要的。在股市,同样存在强势与弱势的问题。那么,谁是强势群体?谁是弱势群体?我认为,强势群体主要是那些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有证券自营资格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国有投资机构等;而弱势群体主要是广大中小股民。

自从中国股市向境外投资者开放之后,QFII的资金大举进入中国。由于中国对外资的高度需求,他们凭借自身的规模和独特身份,也能影响到股市管理者的一些决策走向。这样来看,境外投资机构也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话语权,成为强势群体中的一员。

于是,在股市上你可以见到这样的“博弈”:机构投资者作为强势一方,通过自己的影响力,让管理层发布某些消息或者采取某些措施,进而影响到作为弱势群体的广大中小股民的心理,使其大量抛售或者高价购进某些股票,而机构投资者则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更有甚者,某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层利用自己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发布对中小股民产生心理影响的企业信息,诱使中小股民大量购进或者抛售该公司股票,而这些高管层的亲属或者相关利益集团,也会在这一过程中牟取暴利。在这种博弈中,普通投资者因为处于劣势地位和力量的分散,根本无力抵抗,更不用说反击了。

纵观中国股市十几年的历史,处于熊市的时间远远大于牛市,造成这种局面,机构投资者和管理层的这种不规范行为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投资者缺乏对市场的安全感与信任度,他们只会远离中国股市。可喜的是,随着股改的成功以及管理层依法监管意识的增强,这种现象已经大为好转,老百姓对股市的投资热情又开始逐渐回升。而大量新生力量的加入,也推动股市从2006年开始明显走牛。

其实对于老百姓在这一轮大牛市里所爆发出来的投资热情,机构投资者们和利益相关人员没有想到,这让他们在错愕中一时失措,但很快就有“经济学家代言人”在媒体上喊话:全民炒股要不得!

其实,对金融市场来说,全民参与有利于稳定,因为资金的来源越多,这个市场就越稳定,有人抛就有人买;而如果市场掌握在资金庞大的机构手里,那他们的一举一动势必会极大地影响到股市,给股市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的入市热情,管理层应该给予肯定和支持,使老百姓能够有机会真正分享到国民经济增长的成果。

一亿总中流

和谐社会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已,它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撑。简单地说,和谐社会无法建立于贫困之上——“饥寒起盗心”,更不可能建立于贫富分化之上——“不患寡而患不均”。说穿了,社会和谐有赖于社会成员的普遍富裕。那么,什么是衡量是否普遍富裕的标准呢?如果不考虑乌托邦标准,那么现实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这个社会有多少中产阶级。一个中产阶级占主体的社会,肯定是一个普遍富裕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和谐社会。一个中产阶级弱小的社会,肯定不是一个普遍富裕的社会,也肯定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那么,什么是中产阶级呢?“中产阶级”一词,最早出现在近代欧洲,而今天意义上的中产阶级的产生,则要推迟到二战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和向后工业化社会的转变,美国工人阶级数量减少,中产阶级人数上升。1956年,美国白领工作者的数量第一次超过蓝领工作者。 这些白领工作者虽然大多没有自己独立经营的财产,但职业收入居于中等水平,而且一般从事脑力劳动,成为中产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多年来,美国社会充满矛盾和冲突,但始终能够保持大局的稳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不止美国,整个西方社会能够从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期的多种危机中走出来,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也有赖中产阶级的成长并成为社会的主体力量。